首页  实验室概况  研究成果  人才队伍  研究生培养  合作交流  省重点实验室  下载中心 
新闻动态

傅声雷研究团队揭示林冠氮沉降提 2024-06-17
郭丽君一行赴大别山国家站调研并 2023-07-18
2023年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 2023-07-18
河南大学与信阳市人民政府举行信 2023-07-08
河南大学喜获10项2022年度河南省 2023-03-27
河南大学与信阳市政府共建 “信 2023-03-27

下载中心
您的位置: 首页>>下载中心>>正文

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(2015)--华南地区5种人工幼林的土壤呼吸及其季节性变化
2020-05-17 13:31  

为了解华南人工林的碳固存机制,对广东鹤山的尾叶桉(Eucalyptus urophylla)纯林、30种树种混交林、10种树种混交林、红椎(Castanopsis hystrix)纯林、厚荚相思(Acacia crassicarpa)纯林5种人工林(林龄2–5 a)的土壤总呼吸(Rs)和自养呼吸(Ra)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。结果表明,从2007年到2012年,5种人工林的Rs为81.3~103.9 mg C m–2h–1,Ra为11.2~22.3 mg C m–2h–1,自养呼吸贡献率(RC)为12.4%~26.9%,且5种人工林间的Rs、Ra及RC差异不显著。5种人工林湿季的Rs均显著大于干季的,平均高出311.4%;Ra、RC的季节性差异不显著。湿季土壤温度与Rs具有显著相关性,土壤温度解释了90.2%的变异,而两者关系在干季不显著。人工林间的微环境和土壤条件差异不明显,可能是由于造林时间短,土壤还处于干扰的恢复过程中,导致人工林间土壤呼吸差异不显著。

附件【华南地区5种人工幼林的土壤呼吸及其季节性变化.pdf已下载
关闭窗口

河南大学生态地理学实验室